佛经里的空,是难以名说的,古文的词汇不太丰富,所以有“佛云:不可说”。有的人引用佛经用语,其实可能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人类有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常规思维能力,另一种是体悟直觉思维能力。从字面上理解空,我叫这为解悟,在禅定状态下通过体悟直觉能力感受到空的存在,这就是证悟。证悟了也就开悟了,即得道了。证悟是比较难的,大多数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而矣。
空有两层含义,作名词即虚空,即虚空的含义,作形容词大概是净或无之意,如相空,色空和性空、法空。
虚空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实在,空只是其不可见的形式,即看似一无所有却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存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穷大与无穷小合一,这就是空的矛盾之处,矛盾的消解需要高维的智慧。想象黑洞吞噬星体时瞬间,巨大的恒星进入一个只有质量,没有体积的黑洞,有门吗?没门吗,有开始吗?有结尾吗?这就是无穷大等于无穷的矛盾。黑洞是空的,还是实的?黑洞是不是“既空又实”,具有无穷大的能量。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似矛盾的,实则是二者相容,因而合在一起,这好比我看到的天,它是一种空的存在,也就可以把”天空“理解为天即是空,空即是天。《金刚经》并没有对空给出明确的定义,而给出了大量排除性或否定性的比喻,这些比喻又看似矛盾,让人难以理解。用今天的话来说,空就像物理学里说的场,它看不见,摸不着,去广泛存在,而且具有永恒的能量,佛教认为,当自性清净,也就是就是性空时,自性与虚空发生能量的共振。理解这些含义就是从字面上理解空,这叫解悟。
当自性清净,也就是同坐禅或冥想使自己心念全部放下了,内心对外界(即相)不动念,显意识的思维全部停止了(气功里叫入静,佛教即禅定),这时潜意识的自性发挥作用,能感受到虚空的存在,并与虚空的能量发生共振,获得快乐的感觉与智慧,这种状态道家叫它为”天人合一”,就像庄周晓梦迷蝴蝶那样,没有气功体验的人,是不能深切理解庄周迷蝶的。这种状态就叫证悟。佛云不可说的,就是说不清这一类含义,只能自己去证悟。
相和色是一个范畴,色比较具体,相比较抽象,色和相都是机缘的聚合而已,是无常的,不是永恒,因而要把它当作无,这就是相空。相是世间一切现象以及对现象的观念与看法。有相就心不净,就不能证悟空。
如果您说的空是佛家所说的空,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不能!
金刚经有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凡语言文字世间一切万法皆是色法,无法描绘空。
故禅宗讲“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佛家主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不可,实不能也!
佛法八大次地,人 天 声闻 缘觉 藏 通 别 圆 只有圆教法门可以把空性圆融圆满融会贯通。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乘妙法莲华经主张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方法当下即一人一念所变现,真空当下即是妙有!
空是性,色是相,性相一如!
空是理,色是事,理事不二!
空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但是只要你明白其中的道理,空当下即是语言,即是文字,即是一切万法!
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