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心胸狭窄,头脑简单,缺少谋略,却膨胀得狠,看不起手下的人,没有帝王胸怀,他当皇帝,当皇帝的话,还不如刘禅。
刘封不是义子,是养子。当年刘备娶了好几个老婆,却一直没有生孩子,怀疑自己生育能力有问题,眼看自己40多岁了,没有子嗣,挺郁闷的。
刘备设计大败曹仁,取下樊城,县令刘泌大摆宴席,迎接刘备。下人上菜时,盘子里的一块肉掉地上了,在座的一个少年竟随手拣起,直接塞进嘴里。刘备看到大为惊异,问刘泌这个少年是谁?刘泌说,是他外甥寇封。刘备便问寇封:“为啥肉掉在地上,你不责备下人,捡起来也不去灰沙,直接吃了?”刘封说:“身为将吏,应该怜悯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下人终日劳累,偶有过失,怎么忍心斥责呢。”刘备一看小伙子挺有仁爱宽厚之心,一高兴,把他认成干儿子。但是后来刘封的表现与宴席上的大不相同,他心胸并不仁慈宽厚。
刘备收了刘封后,没想到像开了挂一样,突然雄起,先生了刘禅,后又生了刘永、刘理,自己有了三个亲生儿子,看来不是刘备不行,是前两个老婆不行。刘备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刘封自然受冷遇,特别是关羽,看不上刘封,认为他名不正,言不顺,经常不给他好脸,刘封憋着一肚子气。
刘封和孟达镇守上庸时,孟达也是名士,喜欢排场热闹,整了个鼓乐队。刘封虽然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但毕竟是刘备的养子,高高在上,从内心看不上孟达这个外来户,于是损了孟达一顿,让他解散了鼓乐队,搞得孟达心里很不爽。
关羽走麦城后,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援,孟达也讨厌关羽整天眯个眼谁也看不起的样子,他也了解关羽和刘封不和,于是趁机出损招,劝刘封作壁上观。
刘封原本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结果被孟达一忽悠,觉得报仇的机会总算来了,关羽整天一副臭脸,瞧不起自己,这一回让他也尝尝被人蔑视的感觉。他没有从大局出发,也没有宽厚待人,以德报怨,感化关羽,更没有看清形势的严峻性,关羽樊城失利,荆州丢失后,失去犄角之势的上庸将会出现怎样的危机。
因此刘封胸怀狭窄,没有政治头脑,更缺少军事谋略。刘禅比他强的地方是,虽然本事不大,和刘封一样没有主见,但刘禅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行,依赖有能力的人,诸葛亮活着时,军正大权全都让丞相出力;诸葛亮死后,听费祎、蒋宛的;后来又信任宦官黄皓;邓艾攻入蜀国后,谯周让他投降,他就降了……
而刘封本事不大,却迷失自我,看不起别人,不能和下属和谐相处。如果刘封当了皇帝,估计会自以为是,诸葛丞相的话也听不进去,蜀国灭亡的更快。
刘封做皇帝?首先他的身份是刘备在荆州之时因为年过四旬还没有儿子,才收留寇氏的儿子做义子,养子的身份让他在刘备有了自己亲子以后更难作为刘备的继承人。
刘备起初给予刘封有很大的期望,让人教授武艺学识,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培养。二十多岁跟随诸葛亮等人入川支援刘备初现锋芒,后来和孟达共同夺取上庸等地,拜为副军中郎将。
假如刘封要做皇帝,首先面对的就是刘禅,刘禅是刘备事实上的长子,是公认的刘备集团的继承人,其次也不会得到关张等重将的完全支持。刘备集团恐怕更早的分崩离析。
纵然刘封解决了刘禅,解决了关张等将,真做了皇帝,以其本身刚猛勇烈的性格,刘备留下的文臣武将忠心度大打折扣,在没有合适的辅佐之人还会不会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
刘封如果真做了皇帝,三国之乱将会提早结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