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大地位高的所谓的“书法家”,就是书法水平一般般,他们的书法作品也有人收藏,而且润格高的惊人。无名气无地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水平再高,他们的书法作品也极少有人问津和收藏。这就是当今书界的现状!
书法家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书法家这个称谓是谁封的?似乎很难找出正确的答案。一般说来,有名气,有地位,书法作品入过“国展”或“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人,道内人或道外人就会称他们为“书法家”。而实际上,他们的真实水平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的,而且也没人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所谓的“书法家”,难道只是会写一两种书体的毛笔字吗?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去评判一个书法家的真实水平,也未免太荒唐了吧!难道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会写几笔毛笔字就可以成为“书法家”吗?!
古时候是没有“书法家”这个称谓的,古人更不以卖字为生存手段,而且绝大多数人是不卖自己的字的。翻开书法史看一看,古代有没有靠名气,靠地位来评判“书法家”的水平的,可以肯定的说,一个也没有!那么,当下为什么有那么多写毛笔字的人,削尽脑尖去争名气,争地位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钻窟窿打洞,托关系找门道,让自己的书法作品入展或获奖呢?难道他们举动真的是为了传承传统的书法文化吗?我看未必全部是!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是不能以名气和地位来评判一个书法家的真实水平的!在民间,符合“书法家”标准的大有人在。民间的书法家虽然没有名气和地位,但他们才真正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默默无闻的为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书法文化而奉献着,他们临帖练字从来不图捞名捞钱,只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图个开心,图个快乐罢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说明:
(1)文中配图源自网络。
(2)本回答不针对任何人,请勿对号入座。
书法水平高低与是不是书法家没有必然的关系。纵观中国书法史,历史上根本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号。书法这一技能是中国古代自秦汉至明清,以至于民国时期士大夫、文化人、知识分子必备的能力。书法在古代文人眼里一直不是排在前面的文化艺术类型,古代文化人认为第一是文章、第二是诗词、第三是画、第四才是书法,这与古代文化人的仕途追求有密切联系,能写好文章才能科举做官,能写好诗词可以传诵千古,有闲情才画画写字。启功和林散之二位先生是当代公认的书法大家,但是他们自己也都说诗第一,画第二,字第三。
书法家这个称号是现代人给与写字好的人的一个称谓,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评定谁可以称为书法家,一般来说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可以被称为书法家,省市一级的书法家协会的会员马马虎虎也可以成为书法家,但是成为书法家会员的年代不一,标准不一,造成各级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的书法创作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如果从历史上经典书法作品的水平来衡量,当代高水平的书法家凤毛麟角。
官方认证各级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的水平都不敢保证,那些江湖上自称书法大师们所写江湖书法的水平就更无法保证了。但是不排除民间是有高水平的书法创作者的,近期偶尔看到梁淑溟先生的书法,如春风化雨,如仙人下凡,岂是现在的书法家可以的。
所以,总结一下,书法作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是不是书法家写的,在按照一平尺多少钱来卖字的时代,即使当代有名的书法大家也有大量应酬之作,大量的烂字、俗字、江湖字充斥市场。客观讲书法欣赏是有难度的,真正能看懂一幅字好坏的永远只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小众,绝大多数人只能是以最简单的平正规范等最初级标准来衡量字的好坏,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丑书、美书之说,才出现了欧阳询楷书大行其道的现象。
其实古来都是名人书法,古今所不同的是:一是古人书法是士大夫阶层认可而成名的,可以为有学养的人广泛承认而存在深远的影响力,而今天的书法是圈子认可成名的,圈子本身水平就无影响力,圈子组织摸透书法人图名逐利的心理为出卖名声证明获利而把书法人拉进圈子,集了一大批名不附实的所谓什么家;二是古人并不需要什么协会,古人并无专职书法家,是有识人士传颂而称之为书法家的,而今天拿笔用笔还不懂又无学养的人也可得书法家的名堂,到处去骗人钱财;三是古人自主推崇的书法家都是学富五车的人,而今天的所谓书法家写出的错字随处可见,根本论不上有什么学养;四是古人书法家是心性的书写,而今天的所谓书法家大多是刻意去表现的,写出的是一点灵性也无的污人眼的东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