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是,当晚上关上灯,孤独无助时,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怎么办?
晓晴说爱有和你类似的经历。有一阵子,我的感觉和你像极了,也是晚上关上灯,感觉孤独无助,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那种苦恼和烦闷折磨,简直让人痛不欲生。
我是如何从那种困境中走出来的呢?说来其实很简单,答案只有四个字——自我倾诉!
夜深人静,在黑暗中,独自一人自言自语,这样的场景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很恐怖?但在你自己心里,这样的你,却是很享受的。
当一个人真正享受孤独的境界,任何经历都会归于尘埃。用悲悯的情怀看自己,看别人,看芸芸众生,都能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安静的皈依。最终,我们还是能够回到自己的世界,毕竟,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
自我倾诉的方式很多,我最习惯用的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写作,一种是涂鸦。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按摩,这可以让你的心理达到平衡。
以我多年写字的经验,我能想象得到那些伟大的作家们,享受了多少自我孤寂的时光,经受了多少孤独无助的折磨。
他们不仅是把自己的故事用文字呈现了出来,也把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排泄了出来,用语言和文字来给自己做心理按摩,最终达到心理的自我平衡。
从无私的角度讲,作家是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这个世界;从自私的角度讲,自我按摩,自我抚慰,自我心理平衡,是的,再伟大的著作,其中也不失有许多自私的文字。
写字本身就是一种思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夜深人静,孤独无助,无人倾诉,这恰恰为写作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环境。
我现在在头条写文字,有90%的文字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出来的。那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思考,更是一种自我倾诉。
画面本身就是一种想象,这可以让你的心灵达到抚慰。
画画,也是一种自我倾诉的好方法。因为自己的技法实在拙劣,因此,我更愿意把自己的这种行为叫做涂鸦。
真是的情况是,叫涂鸦,更为准确。因为这样的话你能抛弃更多的条条框框,让自己的思绪飞扬,让自己的情绪发泄。
涂鸦能更好的发挥你的想象力,从破现实的阻拦,让自己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让现实的自己可以和虚拟的自己自由的对话,相交相融,那种倾诉是全身心的,是无羁绊的,是极其自由的。
有时候,自己痛快了,还会天真的想,我这些画作,是不是将来有一天会变成伟大的作品?因为,那里面包含了我自由的倾诉,和无边无际的想象。这不正是一副伟大作品所应该有的底蕴和内涵吗?
无论写作也无论涂鸦,当你的倾诉达到极其自由的状态的时候,你会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有过一句名言,“舍却自己是寻找自己的最好办法。”我想,这可能就是自我倾诉的终极诠释。
文章可能写的生涩了些,抽象了些,可这正式自我倾诉本身具有的特质。
当孤独无助,无处诉说,确实是人生最悲,情绪无处发泄,压抑到快要奔溃了。
十几年前,有段时间害怕上班,不愿和人说话,白天只能硬撑,晚上才觉得是自己的世界,不用费心面对一切不喜欢,但夜晚总是很短,睡眠占据了多少好时光,第二天还是要面对一切不愿面对的。
我家住在五泉山附近,多少年都不去五泉山,邻居小杨喊我早上去爬山,起初是偶尔一次半次,后来人家看我懒散也不喊我,有一天天下着细雨,我一个人独自上山,山上无人,我面对细雨空闷的天空,突然觉得想吼、吼、吼,一个人一座山,对着山谷啊…对着山顶啊…那一刻觉得心和肺都空灵,清醒,舒畅无比,自此后每天早上六点去五泉山吼几声,也有对面山头悠长的回应,也有山下洪亮的回声,没想过回应的是什么样的人,只觉得一股浊气倾腔而出。
一个月左右,悲欢,无奈和压抑的感觉荡然无存,我慢慢变的开朗、乐观,走那都是宝,活宝,同学吃饭朋友聚会同事出游,我不去大家就说没气氛。
现在想来就是忧郁症的前期症状,被无意救赎,一吼痊愈,也算万幸逃过一劫。
在这里并不是建议你去吼山,喊泉,只是说每个人都有悲伤无处诉说,情绪无法发泄,憋着只能憋出病来,日子久了不说是癌症,忧郁症的几率会多点。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破发点,尝试做一件喜欢做的事,专注才会分散你的忧伤,会治愈你的孤独,帮助你走出无助。
不要尝试去倾诉,亲人会听,会替你难受,为你伤心。旁人会同情,但不会理解,说的多了就是祥林嫂的待遇,会躲着你,你就是笑话了。
晚上夜深人静,适合思考,适合看书画画,做手工。
实在不行,游戏也可以释放情绪,赢了想下一把,输了一句自嘲一句脏话,说真的,真能解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