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阶段无论从特效制作还是剧本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电影市场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能够驾驭科幻片的人才。
一、特效制作方面
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每一部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电影特效制作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电影的特效是按秒来计算的,想要做出满意的效果,每一帧画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制作周期都很长,而且投资都很大的原因。中国的电影市场一年640亿的票房,可谓投资热情高涨,不存在缺钱的问题。按理说制作出高水准特效不存在什么问题。不过现实的状况让人有些担忧,不外乎有以下两点原因。
1、中国的电影市场,科幻片没有市场,人们都已经习惯于看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国产科幻一出来就不占什么优势。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投资人不愿意把大量的金钱投资到科幻片上,所以在特效制作上就没有钱,做不出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样观众就更不买账了,没钱赚谁还去做科幻。
2、科幻片由于要做大量的电影特效,其制作周期比做一部喜剧片要长的多。中国的资本都是追求短期效益,一部科幻片的投资回报周期都够投好几部喜剧片的了,再加上制作出来还不一定卖的好,所以中国的科幻片数量非常的少,而且质量还不高。
二、剧本方面
中国的科幻市场不大,所以写科幻小说是非常小众的。大家一窝蜂的在写言情、玄幻、奇幻、穿越,好在中国还有一个刘慈欣,能够扛起中国科幻的大旗。他最著名的要数《三体》了,还获得了雨果奖,被全世界科幻迷所认可。不过想要撑起中国的科幻电影,光有一个刘慈欣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剧本的支撑,中国的科幻电影是没有出路的,希望广大的文学爱好者能够投身于科幻小说的创作,纵观全世界的电影市场,科幻电影占的票房比重非常大,只要你做的好,不仅能赚到钱还能获得名。
2019年中国的科幻电影终于看到了曙光,那就是《流浪地球》的上映,主创们把几乎所有的资金都用在了特效制作上,才没有让观众失望,加之刘慈欣的剧本加持,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的科幻电影路漫漫,我不希望看到《流浪地球》成为绝唱。加油吧,中国的科幻电影人,每一位影迷都期待着你们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固然在特效方面要承认有时候国内特效制作团队水准却是比不上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团队,但这绝对不至于国内电影始终维持五毛特效的原因。因为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特效团队,许多国外制作厂商也需要外包到国内协同制作。只能说在技术上虽比不上好莱坞大片特效,但也可以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许多电影出品五毛特效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在特效,后期所占比例不够,资金缺乏,演员、导演分成太大,导致后期严重压缩。以及拍摄时期的不专业水平导致后期特效制作困难,工期短等原因。
在剧本方面我觉得国内导演并不缺乏好剧本,而是太多时候不敢拍,不能拍。一些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一旦拍摄途中或完成时过不了审核,投资人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一些深刻主题的剧本在影院并不能得到很高的上座率,票房收益远不如娱乐商业电影。这也是很多电影不能单一走文艺路线,而是绝大多数要与情感,娱乐,搞笑结合,外加深刻元素。
现在流行的趋势就是靠着明星效应赚取票房热度,真正的主要也只有那些身经百战的老戏骨支撑,况且很多时候老演员也接不到好的剧本,甚至要配合明星们去演完一出烂片。但是这种趋势以逐渐反弹,大多数观众对于明星效应有了抵触情绪,加上对于演员片酬的限制。电影的更多资金可以用于剧本以及后期特效,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趋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