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方面去看,一是西晋灭亡时晋朝皇族的逃亡情况,二是东晋建立后司马氏皇族子弟的境况:
一、西晋灭亡时的晋朝皇族
西晋末期的“永嘉之乱”,匈奴、羯族攻破洛阳城,屠杀王衍及司马氏皇族多人,包括“襄阳王司马范、武陵庄王司马澹、西河王司马喜、齐王司马超”在内的司马皇族,被刘聪派人用土墙砸死。
在城破之后,刘曜杀死晋太子司马诠等人,活捉怀帝司马炽。再加之之前八王之乱仅存的封王司马越,已经在洛阳城破之前就死,因此,在永嘉之乱中,晋朝皇族就损失众多。
等到晋怀帝司马炽死,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刘曜围困长安城数月,愍帝出城投降被掳走。由此可以推断,在长安城中晋朝残留司马氏皇族应当也有损失一部分。最后,愍帝被杀,西晋灭亡。
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也是有司马氏皇族逃到南方,虽然没有具体去考究史料。但看当初东晋建立时,王敦有心想要推举东海王司马越之子司马毗即位,后继承东海王封号,可知晋朝皇族部分也成功逃到了江左之中。
二、江左东晋建立后的晋朝皇族境遇
应当知道的,晋朝皇族但凡能够逃到南方之人,应当不会遭遇什么凄惨境遇。东晋名义上依旧是晋室延续,作为司马氏皇族应当不会被怠慢。但是,逃到南方晋朝皇族该如何立足,应当去考虑东晋王朝的实际掌权者——门阀士族的影响。
西晋灭亡之前,本来为琅琊王世袭的司马睿,奉司马越、王衍之诏去建康,应当可知原本琅琊王一系子弟或都去往建康。
但观东晋政局变化,司马氏皇族即便有封爵称号在身,也在东晋前期没能掌控中枢和方镇实权。
原因当然要归结于东晋特殊的门阀政治影响,在门阀政治影响当中,即便如简文帝司马昱得以在朝中掌权时,也最终成为桓温的傀儡。
因此,可以推论门阀政治鼎盛时期,晋朝皇族即便逃到南方,也只能赋闲闲职,不能在东晋朝廷当中充当要职。
等到孝武帝即位,借助司马道子在朝廷当中排挤谢安,成功突破了门阀士族在东晋的近百年专权。司马氏皇族才有了重要任职,开始出任外部和中枢要职。
孝武帝为代表的皇权和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等人的相权的崛起,真正代表晋朝皇族在江左突破了门阀士族的封锁,开始站住脚。也就是这个时期之后,才有了晋朝皇族司马恬出镇青、兖刺史镇京口的先例。
总结
晋朝皇族逃到南方后,归附司马睿建立的江左东晋政权,应当依旧能够保持皇族身份。但是江左司马氏皇族的地位和待遇,会受到东晋门阀士族的压制,不会担任要职。待到晋孝武帝之后,门阀政治逐渐消退后,司马氏皇族才得以真正出头。不过,这已经步入了东晋末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