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时逢某地大集,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然而在集市的东西两头,却各自围着两拨人,东头的那拨人都是站着,且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的叫好声。而西头的人呢,则大多都是坐在地上,安安静静的等着。他们都在干什么呢?走,咱们过去看看……
来到了东边人群的后面,透过头、肩处的空当一看,哦,原来是一个卖牛肉的人正在给牛肉剔骨。
宽大的案子上,立着一个带毛的牛头,旁边,是四个带着蹄子的小腿儿和一根牛尾巴。案子的中间,横躺着一头已经被剥了皮、卸掉了头尾和小腿儿、剔了一半儿的——牛。
案子的后面,只见剔牛人微低着头,邪眯着左眼、歪翘着嘴唇,将手中的烟猛嘬了两口后烟屁一扔,右手抓起了牛耳尖刀, 左手按着牛肉,如同书法家书写狂草一般的舞动起来。刀随腕走,肉随刀下。仔盖、牛腩、腱子肉……不同的部位,有序的放在了案子的不同地方。难怪那么多人看,那么多人喝彩,这,才是地地道道的:技艺精湛、刀法娴熟!
和东头相比,西头就显得安静多了,大家伙儿或坐或站,鸦雀无声的看着前面“台上”的人。说是“台”,其实就是一张长桌,桌后,坐着一位长者,下翘山羊胡,上架金丝镜,右手攥着把折扇,左手端着管儿象牙烟嘴儿,气定神闲的吸完了烟,终于张开了口!
上一次,咱们说到了武松、宋江离开了孔太公的孔家庄,来到了瑞龙镇的一个三岔路口,一个要西去,一个要朝东走。无奈何,只好找了家酒店,喝了顿告别酒,二人是挥泪而别,各奔东西。
嘿~说书的,咱快来听听……
说起武松、宋江这哥俩,那可真是一对冤家。咋这么说呢?您看,自打在柴大官人那儿遇到了宋江以后,武松的日子就没消停过。从景阳冈遇虎,到潘金莲杀夫,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等,“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就没离开过他。到了二龙山,吸附在武松身上的厄运才算是转了移。转哪去了?转宋江身上去了。第二次离开了武松以后,宋江的厄运就开始了,都经历了哪些?咱下回再说。这回,咱就给大家说说:武松、杨志、鲁智深这三位二龙山的好汉谁的综合战力最强呢?
武松,自打厄运一走,身上的胆气似乎也跟着荡然无存了。不管是在二龙山,还是后来上了梁山,没有半点战绩不说,甚至连出战都没有过。所以,在我的看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领,用的是武艺。而武松会的,充其量也就是武术,在民间单打独斗的功夫而已。至于说骑射的技能,就更与他无缘了。这样的人物,在梁山可以被称作大将或将领。如若在国家的正规军队中,不要说将军,就是武将这个称呼怕也很难落到他头上吧?
好啦!小武同志,把碗里的酒喝喽,洗洗睡去吧……
武松走了,就剩下杨志和智深兄啦。这二位谁的综合战力更强一些呢?
鲁智深和杨志,都做过提辖,这个所谓的提辖,是个军队武官的军衔。提辖的官有多大呢?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连级干部吧。杨志开始时还当过制使,官也不算大。可人家毕竟是武举人出身呀!更何况他这个提辖,还是在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提拔的。后台也够硬的是吧?但在鲁智深面前,似乎还是略逊一筹。为什么呢?
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后,跑了。于是镇关西的家人带领着街坊邻居到知府衙门来告状,正赶上知府升厅,接过了状子一看,鲁达,那可是经略府的提辖呀!咋办?冻豆腐,没法办(拌)。他也不敢随便抓经略府的人呀!于是,赶紧的坐上轿子前往经略府,到了门口,知府怎么着?照样站在大门口等着门卫进去通报。
经略和知府施礼想见后,就问知府了:“何来?”您听听,连贵府两字都不用,直接就是“何来?”知府只好小心翼翼的说道:“我来是为了让您知道,您府下军官鲁达,无故打死了郑屠,没禀过相公您知道,我也不敢就擅自抓人啊!”经略听到鲁达出了人命,心想:“我怎么能护下短呢?嗯,先推托一下再说。”于是,经略回复知府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您听清楚了吗?这就是说:即使抓住了鲁达,他也招供了,定罪以后,该怎样处罚,也得等我父亲知道了以后,才能决定!
那么,这个经略的父亲是谁呢?他就是北宋末年的名将种师道。
大家记得,在《水浒传》的一开头,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为其父得罪过高俅,所以高俅一当上太尉就开始刁难他。没辙了,跑吧!他跑哪去能躲过高俅的迫害呢?就是跑到种师道那里去了。这就是说,他一旦到了种师道那里,尽管你高俅是国防部长,也只能是无可奈何了!您说,当初鲁达的后台种师道厉害?还是杨志的后台梁中书厉害呢?就是知府找的这个小钟经略府,您知道是在当时是个多大的官吗?告诉您吧,他的官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员。
明明咱这说的是综合战力,你扯这些个后台有什么关系吗?有!别忘了,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强将手下无弱兵。您想,强将手下的兵都没弱的,那么强将手下的将是不是就应该更强了呢?
好啦,说完了杨志和鲁智深当年各自的后台,下面咱再说说他俩各自的武艺。
说到这儿,说书人停了下来,从盒里摸出支烟插在了烟嘴儿上,大声的问大家:“朋友们,你们说他俩谁的武艺更高?更厉害呢?”趁着大家议论的空儿,他点着了香烟,狠狠的吸了一口,然后一边喷着烟,一边笑呵呵的看着大家。终于有个人喊了一声:“杨志更高!”紧跟着,书场上热闹了起来,“鲁智深厉害!”“杨志武艺好!”在大家此起彼伏的喊声中,说书人又趁机吸了几口。“你说呢?”有一个人喊道。听到这句话,说书人笑了,他向大家摆了摆手,让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说鲁智深武艺更高!”说书人扔掉了烟头,接着说道:“我说鲁智深厉害,绝非是信口开河,下面,我就把他厉害的证据说给大家。”
当初,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给泼皮们表演禅杖时,林冲正好打此经过,不由自主的喊了一声:“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从此结拜了鲁智深。可当他在梁山跟杨志斗了四十余和,事后可没有说“杨制使端的非凡”这句话吧?还有,两个人正斗之时,王伦从山上跑了下来,大喊道:“两位好汉不要斗啦。”他为什么要制止呢?
按理说,他让林冲立下了投名状,限期下山杀人,就是想轰林冲走。如果是林冲敌不过杨志,被杨志杀了,不正好和了他的意了吗?所以我说是他看出来杨志要输了,所以赶紧制止住了争斗。您想啊:假如林冲杀死了杨志,王伦非但不能再赶走林冲,反而还大大提高了他在梁山的威望,增长了他的志气。这,是王伦想看见的吗?
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证据。
呼延灼败走梁山泊,到青州投奔慕容知府后,前去攻打桃花山,鲁智深、杨志前往相助时,和呼延灼打了两仗。你们听听,这仗是怎么打的:先是鲁智深出战,与呼延灼大战了四五十合后,双方鸣金,二人罢战。休息了一会,呼延灼继续邀战,杨志出马,战了四十回合后,虽说没有战败,“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
听到此,我给大家再分析一下:杨志与呼延灼的这场战,杨志可是初战,而呼延灼却是刚刚和鲁智深大战了四五十合后的第二次出战。您说谁的体力消耗大呢?即使是这种情况,估计杨志也已经觉得没有取胜的可能了。所以才卖个破绽,退回本阵的吧!假如要是他先出战,而后再由鲁智深出战,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这个、就是我说给大家的证据二。
好,下面,咱就说说这第三个证据。
在占领二龙山前,杨志和鲁智深曾经在树林子里打了一仗,战罢,杨志暗暗地喝采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这话是他杨志自己说的吧?刚刚地只敌的他住,啥意思?用今天的话就是勉强能敌住的意思!
把这句话算作第三个证据,没冤枉他吧?
这第四个证据吗?我一点,大家就都知道了。
甭管是小说还是正史,一说起古代英雄中谁的兵器最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一斤!可咱们鲁智深呢?
当初,他到铁匠铺打造禅杖时,开口就是要打个一百斤的。听了铁匠说关公刀也不过就是八十一斤时,毫不犹豫的要跟关公看齐。最后还是在铁匠的劝说下才打了个六十二斤的。即使是六十二斤,就兵器的重量而言,在人们的记忆中,他该不该排第二呢?
这一点,杨志怕是永远都望尘莫及了吧?!
说完了二人的武艺,再下一个该说啥了呢?
我们知道,古人打仗,一个凭的是武艺,但比武艺更关键的,是一个武将的气势!
在古书中,经常会有这样事:乙和丙战,战平。乙和甲战同样是战平。结果有一天,甲遇见了丙,便一刀将其斩于马下。凭什么?凭的就是气势!所以说,这气势,就是综合战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
那么,杨志和鲁智深相比,谁更有气势呢?
镇关西郑屠,那是个欺男霸女的地方恶霸。可鲁达听到金翠莲父女遭镇关西的欺负后,当即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你听听,这是何等的气势!
可杨志呢?
牛二,不过是个市井无赖,问过了杨志的刀价是三千贯后,竟然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面对着如此的侮辱,杨志不仅忍气吞声,还又剁铜钱儿、吹头发的一一给他展示。最后虽说杀死了牛二,也是在牛二强行夺刀后的无奈之举!这,有半点英雄大丈夫的气概吗?
同样是大庭广众之下杀了人,鲁达是跑,而杨志则是主动投案……
气势,是由一个人的气质决定的。而气质又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的。那么,性格还能决定什么呢?性格还能决定命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同样决定了一个人的综合战力!
所以,在气势、气质、性格面前,你们说是杨志强呢?还是鲁智深强呢?
说书人说完了,又从盒里摸出了烟……
今天,我把说书人的这个说法转发给大家,你们说:他说的对吗?
三个人都不是将才,只能属于单打独斗的类型,从一系列事迹看来,武松应该是三人中综合战力最强的,鲁智深第二,杨志排名最后。
当然这个综合战力不是他们一对一单挑,谁能赢,而是综合了经验、决心、判断力甚至包括运气等。
三个人的单挑能力应该都很强,其中鲁智深和杨志直接较量过,两人水平基本相当,鲁智深略胜一筹。武松没有和两人交过手,但综合武松打虎的事迹,三人单挑水平应该是伯仲之间,可能鲁智深步战马战综合起来是单挑最厉害的。但是单挑能力不能决定最终战力。
杨志单挑能力应该不弱于武松,但为什么说杨志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杨志运气太霉了,属于衰神附体干啥啥不成的类型。押送花石纲、生辰纲都失败,到了征方腊时,杨志寸功未立,直接病死。所以说杨志这种衰神附身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再有能力,综合战力也很低。
再说武松和鲁智深。武松单挑能力应该略逊于鲁智深,毕竟鲁智深马战步战都是顶级高手,武松没有马战的描述。但是武松的判断力、江湖经验等远远胜过鲁智深。比如在十字坡,武松对孙二娘的把戏一目了然,而且能够将计就计让她露出马脚并轻松将其制服。鲁智深就不行,江湖经验不足,直接被麻翻,差点小命不保。
两人去华山找史进的时候,鲁智深鲁莽的行为把自己也陷入了困境。当然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鲁智深的地方,鲁智深更重义气。武松则比较冷静,能够准确判断形势。
对于形势的判断,鲁智深还有一次失败的教训,那就是在瓦罐寺时,饿肚子的鲁智深错误判断形势,被崔道成丘小乙一顿蹂躏,差点又丢了小命。
而武松大闹飞云浦,则充分反映出了武松的沉着冷静、超强判断、干脆利落,对形势判断准确。武松也是书中少有的步将斩杀马上将领的人,而且不止斩杀一人。这些都是武松超强判断力的表现。
从武松和鲁智深的对比看,除了武力不好对比外,武松在很多方面都要强于鲁智深,这些优势会让武松在综合战力上超过鲁智深。
所以三人综合战力,武松>鲁智深>杨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