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也不总是舒服的
亦舒在《美丽新世界》里这样说: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紧要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
是啊,我们往往无意识的以别人为中心,满足别人需求不时跑在最前头,程度或有轻重之分。
但习惯性的让自己舒服,才是维持一段健康持久关系的有力保障。
马家辉在《圆桌派》中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婚后妻子决定做全职太太,当时自己很反对,怕妻子做了全职太太后,在家务中埋没自己。
但妻子却很坚决,说她喜欢全职太太的生活。
令马家辉意外的是,妻子做了全职太太后,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不但经常推荐好书好电影给自己,而且还在工作中帮他出谋划策。
马家辉感叹道:”我在经济上养活太太,太太用精神滋养着我。”
马家辉的妻子,选择遵从自己的意愿生活,也正是因为她先让自己舒服了,心情好了,才能让周围人都幸福。
选择追随内心所向,不为旁人左右终究换来的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景象。
有次,蔡康永导演的电影上映后,票房并不理想。
周杰伦安慰他:“你拍了一个好东西,观众看不看,这跟你无关。作品自诞生之后,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导演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就足够了。”
周杰伦做任何事,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只要他想做,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拥有一个不为世人评价而活的人生是干净利落并且舒适的。
很多时刻做自己,但求问心无愧已足矣,活着,求个内心舒坦。
周杰伦,马家辉的妻子,他们选择做自己并坚持到底,换来的是幸福。
但是那些习惯活在别人评价里的人想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会比那些已经习惯并坚持做自己的人来的会更加波折。
每每这部分人在做真实的自己时,“旧我”习惯——活在别人评价的人中也会及时蹦出。显得挣扎与冲突。
一会在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的自我世界中沉湎,一会又在旧我与做真实自己的选择中败下阵来,心情沮丧。
好像道理我们都懂,可是真要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
想对那些努力做自己却还没完全成为真正舒服地自己的人说一句,其实,做真实地自己也不总是那么舒服。
一场聚会,所有人都去了,可是你并不是很想去,潜意识告诉你合群,告诉你不去别人是否会说你是一个不容易相处的人或者其他负面评价。
如果你选择做最舒服真实地自己,不去,潜意识可能还会不时重复播放一堆负面想法。
在你脑中上蹿下跳,令你心烦不安。
周围人都在一起打游戏,打麻将,一起娱乐。可是你只想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只想专注于想做的事情时,脑中也会浮现:自己是不是把生活过得太刻板,如果一起玩耍是否更快乐,更能有一种与周围人的连接感。
不会显得太孤僻。
至少不会让别人会产生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
看过很多文章都曾说过,应该做自己,做自己是最舒服的,诚然:“这个观点没有错。”
但是对于习惯活在别人评价,有完美主义的人来说,真要在他人面前做最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当下,未必舒服。
在“真我”与“旧我”冲突之时,其中的挣扎,焦虑,空白,恐惧,思维风暴等等恐怕只有这一类人群才熟知。
但仍有一些话想与那些努力在做最真实自己的人分享: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纵然感受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
最好的生活,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虽然做最真实的自己不总是舒服的,但这种不舒服是你需要面对与承受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如果你想成为别人的铠甲,首先你得强大自己的内心。
愿每个人在努力做真实的自己的道路上,即使不易,仍旧坚持到底。
直到遇见破茧成蝶的一刻,内心,也会向你微笑。
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做自己喜欢做的?
上学的时候,不喜欢学习,就想偷偷的玩手机、打游戏、看漫画!也因此受了老师不少批评教育,那时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做自己做的喜欢的事,就应该先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那时不理解,心里还固执的想着我就要先做我喜欢的事。
渐渐长大,才明白那时老师的用心,毕竟他们也是过来人,不想再看我们也走了弯路罢了!
如果上学的时候我能听老师的话,把该做的作业都做完,把该听的课笔记都做全,把该背的内容都记到脑子里……那么高考的时候应该是也会考上一个985或者211的吧!毕业后,应该也会有更多好的选择,甚至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至于现在这般每月领着微薄的工资。
强身健体也是我们平日里应该做的却因懒惰而经常找借口不去做的。
如果你现在正年轻,并且有着很好的学识,也是要想着有一番大作为,给自己的人生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却被告知得了癌症,是不是会感到晴天霹雳呢?而癌症的源头就是你不锻炼身体,还无休止的消耗精力所致。你是不是也会后悔?
只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做自己喜欢做的,这样的生活大抵也是没什么乐趣可言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再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你才可以把握更多机会,体验更多精彩。
最后,祝你像花一样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