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是一个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从美国博士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近十年时间,于2017年离开中国,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讲席教授。201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我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颜宁离开中国到美国,网络等媒体上曾有不少的说法。其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饭本就是,说颜宁因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而负气出走。有人把颜宁的这一做法称为是用脚投票,离华赴美,并将其与饶毅因落选愤而提出不再参选院士相对比。当然,颜宁事后说这都是扯淡!
网上还举了施一公的例子。说施一公也是第一次(2011年)落选,第二次(2013年)才评上中科院院士的。由此可见,能够评上中科院的院士,没有几点真功夫恐怕和登天一样。
想想这些同一个人,在美国很容易就被评上了院士,在中国却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评上,我就觉得,中国科学院一在院士评选的性序上,或许比美国科学院更加严格和慎重。要不等的话,就没有办法去理解。
愿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逐步比美国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小!
算不上回答,就是个人感悟。这不是两国评选院士哪个更严的问题。只要上网搜一下就能大体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士在中美两国的社会意义不同。在美国院士只是一个个人在科学领域的称谓或是荣誉,就像是一个QQ群,因为你在某个科学领域得到同行的认同,他们就会把你拉进这个群一起“玩耍”。实际上美国的科学家对于“院士”的称号并不十分感冒,他们更愿意别人称其为“博士”甚至“教授”,因为后两者最具社会性。
而我国的院士除科学领域的意义外,还赋予了其他东西,比如名义上的“副部级”待遇及各地方的特殊照顾、可利用资源的巨大差别等等,这就让院士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结果就是美国评选院士风平浪静,而中国评选院士就可能引发争议!这种差异有其历史原因,而时至今日鄙人更倾向于前者,院士就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称号,跟其他的一切无关!只有这样我们的院士才能回归学术的本真和纯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