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年味最浓的一项活动恐怕是做年馍了,家乡人称之为“蒸馍”。蒸馍就如同南方的打年糕一样,是年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要为过年——正月十五前——存下干粮和招待客人的馍食。直到现在这项活动依然每年都要进行,它满载着我对过年和年味深深的记忆。
蒸馍一般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七八进行。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年母亲都是在这两个日子进行。在蒸馍的前夜,母亲总是要先把发面在案上醒好后放进一个大的瓦面盆,然后用布盖上,上面再用蒸笼盖上,然后把它端到炕头放好。等到了清晨五六点,面便发酵好了,充满了整个面盆,母亲便起床,叫醒父亲或姐姐,刷牙,收拾完,将面盆端到厨房,将面盆里的面倒到案板上,反复揉搓,待面劲道后,母亲将整团面剁成几块,开始做馍。那边,父亲早已将灶膛里的硬柴(家乡人将劈的木柴叫硬柴)架了起来,火已烧了起来。
一般母亲第一锅蒸的是菜包子。馅已于昨日做好,母亲将它用调料搅拌好,便开始包,一会儿功夫,包子便摆满了案板,父亲拿来蒸笼,母亲在两个蒸笼上撒上面,将包子一个个摆好,然后将蒸笼放进水已沸腾的锅里,盖上锅盖。父亲拉起风箱,让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起来,十分钟功夫,氤氲的蒸汽便弥漫了整个厨房,包子的香气也渐渐随之弥散开来,让刚起来的我迫不及待,垂涎欲滴。而母亲则紧张地做着下一锅的馍——油面包子。
待第二锅包子快包好的时候,第一锅菜包子出笼了,看着热气腾腾、雪白的包子,等不及凉,我便抓起两个狼吞虎咽起来,烫得我直跺脚,母亲便笑着骂我:“烫着了吧,急啥,这么多还不够你吃!”
待我吃完,第二锅包子就下锅了。就这样,一锅一锅,一般要蒸五锅十笼,除了菜包子、油面包子,还有糖包子、花卷、小馒头,家里条件好的,还蒸肉包子等其他包子,这样母亲和母亲、姐姐们要在厨房忙活到中午,将案板上的面全部蒸完了,整个蒸馍活动才算结束。
按家乡的习俗,正月十五前一般是忌讳蒸馍的,所以蒸馍活动要在正月前做好。到了正月十五,家乡还要蒸一次馍,这次蒸的是“老鼠馍”——将馍捏成老鼠模样,有尾巴、耳朵、鼻子,还特意用黑豆做了两只眼睛,然后在肚中包上油面,整个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老鼠馍蒸得不多,一般只蒸一笼,另一笼蒸包子或馒头。馍蒸好后是不能吃的,等祭奠过了,才能吃。不知这个习俗源于老鼠嫁女还是其他什么,没有细细考究,但却在家乡一直年年相传。
直到老鼠馍蒸了,十五过了,这样,年基本就结束了,蒸馍活动也就结束了。家家户户恢复了原来得习惯,家里没馍了,才蒸,而且一般蒸的都是市面上卖的馒头两倍大的馒头,家乡人叫“蒸馍”——这与前面说的“蒸馍”(动词,蒸馍的过程和活动)不一样,这是个名词,以区别于锅盔、包子、花卷等馍食。
蒸年馍是家乡过年家家户户必做的工作,直到现在依然流传,虽然有些家庭怕麻烦或没女人来做,到馒头店里订了馒头来吃,但这毕竟缺少了年气。我想,只要家里还有地,有孩子女人,这个习俗一定还会流传下去。因为,过年不仅要吃好吃的,还要用一些活动、习俗来体现、传承年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