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帝国统治者的种种施政和国家机器的运作并不是为了给后代的人们带来或者带走什么的,因此要客观看待,就实事求是说清帝国本身的所作所为好了。首先,清帝国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成功的帝国(请查询帝国的意思),它很幸运地在其本国族群的上升期时,遇上了另外三个族群(蒙、汉、藏)的衰落期,从而完成了对多个区域的兼并,进而创造了一个统合多个文明的东亚大帝国。当其时,农耕为本的中国遇到了小冰河期,农业大幅减产,活着的人多于能活命的粮食,同时中国处在明王朝晚期,政治模式和经济分配模式恶化亟待推倒重来,内乱不可避免;而清帝国作为外来势力一方面能重构汉地的社会秩序和分配模式,另一方面外来高产作物的逐渐铺开和小冰河期的逐渐结束也给清帝国的统治提供客观保障。当其时,游牧的蒙古经历了几百年的混乱厮杀后也到了盼望秩序的时候,而俄罗斯的扩张大大压缩了蒙古人的活动空间,既压制了蒙古重建秩序的另一种可能性(由准格尔统一蒙古各部),也为清帝国分割固定各部蒙古人进而加强控制提供了客观条件。当其时,青藏高原在宗教教派崛起纷争数百年以后,逐步依赖于元明蒙的宗主(冲裁)势力,清帝国取代明和蒙古而控制青藏高原易如反掌。于是乎,清帝国采用各个击破,因地制宜的方式统合了各地,以满蒙军事力量为核心,以汉八旗军队为外围实行军事控制,在汉地与汉人地主媾和,延续儒教政治管理模式;改宗藏传佛教,以宗教身份笼络青藏高原;同时出任蒙古可汗,充当仲裁者分割蒙地,将蒙人固化在各个牧区。其次,清帝国对帝国各部分的统治是拉拢与打击两手抓。康熙朝之所以腐败横行国库空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清帝国要以贪养忠。而对于反叛,不但打击到底,而且宁杀错不放过,这也是有清一代文字狱必然盛行的根本原因,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如何养成?就是这样打一棒给一个枣养出来的。清帝国对于蒙古地区也是如此,顺从的部落厚赏,叛逆的部落灭族。其三,清帝国维持满汉畛域并非一时昏招,而是不得不行。满与汉本来就是两族,而且原本各方面相差很大,希望清帝国灭亡中国以后能够使满汉混一显然太强人所难,而且由于当时满洲文化相比汉文化全方位落后,如果不加限制,只会是满人汉化,而对于当时的征服方而言,这显然是谁都难以接受的。北魏孝文帝汉化除了有他母亲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孝文帝企图利用汉化来摆脱旧集团的控制,形成自己的势力并控制全国。而在清帝国这里则相反,清帝国的皇帝已经形成了可靠的统治核心,那就是满洲军事集团;如果在征服中国以后不歧视汉人,反而是自毁长城。其四,由于清帝国各部分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过于悬殊,这导致清帝国的满洲统治集团不可避免地对汉地迅速形成依赖,从而逐步汉化(虽然官方长期试图抵制汉化),这是在清帝国崩溃以后,满洲军事集团无法收缩建立满洲国的根本原因。其五,政治集团只能提供秩序而不能创造经济产出,清帝国的经济供给要依靠汉地汉人,因而有清一代的主旋律是掌控秩序的满洲集团和提供财富的汉人地主势力之间争夺主导权。而由于满洲集团人数太少根部没有可能替代汉族地主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汉族地主通过若干机会渗透并夺取帝国的政治权力成了必然结果。与其说是清帝国扶持了儒教政治秩序,不如说清帝国别无他法;与其说清帝国任用汉族地主阶层,不如说清帝国确实无人(其实中国各代都没别的办法来控制地广人多的中国);与其说讨伐太平天国给了汉族地主机会,不如说这种机会终究会出现。其六,排除掉上述运气成分,清帝国有两个出色的皇帝,一个是征服各地的康熙,另一个是中兴帝国的雍正。康熙收服了汉地、蒙古和青藏高原,奠定了帝国的版图,实现了政治稳定;雍正则把帝国从财政崩溃的边缘拉回来,是你们四爷打破了“胡运不过百年”的魔咒。其七,欧洲列强来到东亚是历史必然,而当时即使是一个汉人王朝,也难以正面肛得过。然而作为一个异族帝国,清帝国天生更不能扛。首先,清帝国更容易不把其他族群的利益当作核心利益,容易割让;其次,清帝国作为异族政权,要长期耗费大量实力来维持内部稳定处理反叛,更需要尽量奴化汉民使其丧失斗志;再次,各地人民由于对帝国认同度低,很难合力同心抵御外敌。如果华夷之辨曾是不能退一步的准则;那么现在在大清和大英或者日本之间,在汉民心里,真的很难说服自己一定要帮谁。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清朝的历史正剧可谓是从太祖努尔哈赤拍到了末代皇帝溥仪,大家对清朝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当然评价一个朝代要用事实说话,对于清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细的分析。
清朝大一统为国家版图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与清朝对版图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清朝自皇太极开始就一直拓展领土至康乾雍时期清朝出现了版图的全盛时代,面积高达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放现在也是排第二位的。
-
有人说不是割让土地了吗?
清朝割让的土地基本上都给了俄罗斯也就是东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西北的巴尔喀什湖附近区域面积大约在150万平方公里,至清朝灭亡时面积还在1100万平方公里以上,因此清朝对国土的贡献还是有的。
-
洋务运动推动了国家的近代化
虽然是被动的学习西方,但是洋务运动还是开启了国家近代化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至于后期可以出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运动,这些运动都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吏治腐败割地赔款让人们苦不堪言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清朝官场的有力写照。清朝到了中后期吏治腐败不堪人们负担沉重,加上战败导致的赔款让老百姓生活非常的困苦,清朝后期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生活奢靡耗资极大这都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苦难。
甲午战败让国家颜面尽失,洋务运动就此结束,2.3亿两的赔款让日本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强大的敌人,而这一切都是慈禧太后养成的。
更不用说鸦片的危害和灾荒的折磨,闯关东也是旱灾逼出来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王朝存在已经失去意义。
总结
清宫剧演的再好那也只是一点表象,康乾盛世也不过是一百年,然而清朝最后六十年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也可以这样苟延残喘的生存,太平天国没有推翻它真实可惜,辛亥革命结束它才是人民的期盼,因为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已经没必要存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