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和郭阳郭亮这两组喜剧人,我都非常喜欢。不过就这一期的节目来看,我感觉张云雷的要效果更好一些。
张云雷的节目笑点更多。虽然说这一次的节目还是以调侃德云社的演员为主,不过笑点还是不少的。从郭麒麟到岳云鹏再到于谦,每一个人的段子都很独立,却又内在相连。观众的笑声也很多。郭阳郭亮这一期的节目,就感觉差一些。不如第一次的闲聊闲扯那么搞笑。而且笑点大多设置在双胞胎上,这样有些与前期重复。
张云雷的人气真的是高。小辫儿在相声界那是相当有人气的,他的能力与颜值都很好。喜欢他的年轻观众居多。这一次的节目虽然没有达到平时的高水平,不过舞台效果与现场氛围很好。
郭阳郭亮舞台表现稳定。整体来看,虽然这一次的相亲为题的小品不那么好笑,不过两兄弟的表现很镇定。反观小辫儿有些紧张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这么大的舞台压力大,也可能是郭德纲在旁边压力大,总之不如平时剧场演出那么自然。
希望在后面的几期节目中,张云雷能够有更好的发挥,有更高的节目呈现给我们!
我是雨天521229,请给我点赞关注吧!
这两个节目都不怎么样!张云雷的相声无内容,纯靠演员人气攒票数;双胞胎兄弟人气不如张高,小品情节也不吸引人,笑点少,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喜剧小品关键还在剧本。这期节目前面三个小品都是围绕钱作文章(或欠债要账,或吃饭付款,)可见创作者思维是多么的狭隘,惊人的雷同。这样的切入点很难出好作品,更难成为经典(当然对于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要求参赛者一周拿一个新品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不光是一档综艺节目如此,就是前些年作为春晚小品王的赵本山后期一些节目也是几乎年年创作题材离不开钱,如《捐助》《不差钱》《就差钱》,包括与范炜演的《卖拐》系列。出口必谈钱,钞票满台飞,这已经成为小品创作的一种题材选择倾向,说明剧本创作者思维已经僵化,也映衬了当今社会确实一切都靠钱说话的现实。但有些真理是不能否定的:如金钱不是万能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钱,还有其它的万事万物。创作时只盯着“钱”做文章,势必会束缚编剧的思想境界,限制了题材的拓展!其实成功的小品不一定都要靠钱说事,还是以赵本山为例,他早年创作的《相亲》(与黄晓娟合作首秀春晚舞台)《三鞭子》(与范炜合作),《红高梁模特队》,以及与崔永元、宋丹丹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与宋丹丹、刘流合作的《火炬手》,乃至与宋小宝、赵海燕在辽视春晚表演的《相亲》等等,内容都没有涉及一个钱字,却都成为经典!
你好,我是庆字辈儿。
郭阳郭亮两兄弟的上一个节目我非常喜欢,看了很有趣儿。
最新这一期的节目前半段很喜欢,笑料也多,后半段突然的煽情可能有点不适应,感觉一下子失分了,转折有点硬。
而最开始听说张云雷要来欢乐喜剧人,心想“完了”。
因为在我看来,德云社的相声不适合参加这种比赛,就像不适合春晚一样。
首先,时间短。
我们都知道,德云社的相声段子一般都是半个小时以上的,而每次的表演都是先和观众扯一会,活跃一下气氛,然后逐渐引入故事,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叙述给你,还要让你乐,怎么也得半个多小时。
而不管在比赛还是春晚,就限定了这十来分钟,完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其次、现场互动几乎全无。
看剧场的时候,经常有观众和演员互动,喊“吁”的,气氛很是活跃,而在这里,观众可能不太知道相声剧场的氛围,比较高冷。
其次、很多都不能说。
这个都懂,剧场尺度大一点,比赛现场要克制一点。
最后,小辫儿适合柳活,这里不太合适,毕竟是“喜剧人”
欢乐喜剧人,当人以喜剧为主,而张云雷适合的是柳活,以唱为主,总归不会太适应这种形式。
可以理解老郭想把小辫儿推向大舞台的想法,但是小辫儿真的特适合剧场,而不是比赛。
这期《欢乐喜剧人》我特意回看了,就是得知有郭阳郭亮哥俩的节目,专门看的。因为,我十分喜欢看这哥俩精彩表演!他俩的节目己是赵本山息演后,为数极少还能让我忍俊不禁的演绎了!
哥俩这期表演的相亲,构思巧妙,笑点连连,是近年来他俩,乃至喜剧舞台上难得的佳作。我认为是本期冠军的水平。至少,不至于一轮游。然而,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居然被淘汰了,这让我除遗憾外,更感到愤愤不平!我觉得这个结果极不公正!我不能妄言其中有黑幕,但我相信,这绝不是观众的正常评选结果!本来,娱乐节目无非是逗人一笑,但你栏目设置是一场竞赛,应该以质量,以效果论成败。只有这样,才能把栏目办出水平。
这件事情影响是不好的,对这个栏目的副作用是大的。至少,失去了像我这样的观众。也许,主办者会不以为然,不缺个把观众,但不要忘了,湖南卫视红极一时的《欢乐大本营》的下场!不尊重艺术,漠视观众是不得人心的!无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