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内外战乱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但是这却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没有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以及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变乱。
从生产力没有得到大幅度增长来看,长期以来做为统治重心的北方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崇祯即位以后连年天灾,旱情不断,关中、京畿、河南、山东普遍干旱,甚至出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田亩颗粒无收,大量荒芜,灾民遍地。除了天灾之外,人祸更是间接地加剧了生产力的破坏,层层摊派赋税,本就已赤贫的农民与其饿死困死在一方还不如远走他乡,这样十户一保甲,每逃亡一户,沉重的赋税不会减一分,反而由另外九户分摊,这样每跑一户,余下全部走完,这就出现了田地无人耕种的局面,粮食供给不上,生产力大幅度破坏,税收上不去,国家的运转也就成了问题,朝廷不能运转也就无法平息内乱与外患,由此大明灭亡就成了早晚之事。
从财富分配上来看,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各级官吏、各地藩王占据了全国的大部分田产庄园,良田万顷。大多数平民百姓只有为数不多的田亩,这样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不仅如此,官僚们对上侵吞朝廷财产,对下索贿下级,下级再层层索贿,结果到了最基层,为了安抚上级,无法再行索贿,只得盘剥底层百姓,这样各级的索贿与行贿等腐败恶行都统统的转嫁到了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从而导致了富者逾富,贫者越贫,使得百姓揭竿而起,内乱丛生,使得朝廷攘外不能安内,剿内乱而不能息边患。
综合以上来看真正促使大明灭亡的并不是什么内外患,否则,及时出现内忧外患,只要国家能够正常运转,上下能够团结一心,假以时日,也能够得以摆平。正是因为明朝后期生产力不能正常发展,财富分配不均才导致了朝廷力量不足,上下不能团结,最终成为灭亡明朝的元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