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孰输孰赢我以为还是一个争论问题。有人拿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说事,认为司马懿笑到最后就是司马懿赢了,本人不赞成。因为当时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较量司马懿是没有占到便宜的,反而处于下风。至于后来司马懿灭蜀灭魏,那是诸葛亮死后的事。如果硬性认定是司马懿赢了,诸葛亮输了,那我就要说,拿活人与死人进行比较,一个活人打一个死人,那个活人不赢那他也许不是人。——对这事的讨论与本题关系不大,我姑且搁置。至于他二人死后一个受敬佩一个不受敬佩,根本原因是两个人的人品不一样。诸葛亮打的是匡扶汉室的旗号代表着封建正统理念,在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然会受到推崇,此为其一。其次是诸葛亮倘若有篡夺之心,那他夺取蜀汉政权肯定比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容易得多,但他专心于辅助阿斗,忠心不二,无逆反之心,这又与儒家礼教相符,故能得到社会贤达的理解、认同和青睐·,司马懿专心以求的是篡权谋位,韬晦虎咽,受诟病和指责也就在所难免。第三,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谋士,诸葛亮一生以阳谋为主,司马懿则是一个阴毒之士,像贾诩,像王莽,从中华传统常常谴责猫头鹰、爱打老鼠这类事例中就可认定司马懿不遭人恨才怪。第四,若论治国理政的能力,司马懿根本不能与诸葛亮相比,诸葛亮治蜀有目共睹,深得人心,甚至被后来的多个朝代、多起政权都沿袭,甚至照搬、推崇;司马懿呢,他父子三人把中国弄成了一个烂摊子,没搞多久就散架了,后面的五胡乱华的祸根就在他司马懿父子身上。其它原因还有,但就这几点,注定了诸葛亮受后人敬佩而司马懿则成了反面教员,遭鞭挞和羞辱。
诸葛亮是忠臣,前后《出师表》千百年来,受到后人追捧。
尤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千古名句。
唐人杜甫为他写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抒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宵一羽毛。
仲伯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说诸葛亮的对蜀汉的功劳,象鸾凤一样飞翔在云宵,千古流芳。可见对其的推崇。
他在咏蜀相里更写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都为诸葛亮深深同情,更为他的死而挽惜不已。
宋朝大诗人陆游,景仰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中间?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可见诸葛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拉其手:说刘禅能扶则抉之,否则可代之。
在蜀汉,诸葛亮是否有那能力?从他的智谋及能力来看,应该有:关羽已死,张飞已亡,刘备跟去,蜀汉的军政大权,全抓在他手上。既便有赵云马超魏延等在世,文治武略,岂又奈何?
他没有,刘备一去,回成都即扶刘禅上位,兢兢业业,稳固蜀汉政权。尔后五月渡泸,七擒孟获,收复南疆。再以后六出祁山,死在出征战场五丈原。
司马懿则不同,一直隐忍不发,待老曹去后,蛰伏在其后代羽翼之下。终于给逮着机会,趁大将军外出之机,装病搞了个“高平之变”,殊灭曹爽其族,把曹氏的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手。
他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哥俩,更是变本加利。到司马炎,就露出獠牙,吃掉曹氏,“晋”字打出。
故而,司马懿乃奸臣贼子,与光明磊落,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不在一个档次,受到后人唾弃。
忠臣总使世人敬仰崇拜,视为正义,千古传颂。如岳飞文天祥等。而奸臣总使人厌恶憎恨,如秦桧汪精卫等物。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手摇羽扇,丰神俊逸,指挥若定,计谋无穷。直到今天,他仍是家喻户晓,传神的事迹为后人亦津津乐道。
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敬佩,那是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世人所感动,而司马懿没有得到人们的敬佩,则更多是因为他孙子建立的晋朝,差点让大汉民族亡国灭种。
诸葛亮是一代贤相,刘备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才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如果没有诸葛孔明之辅佐,刘备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而当刘备驾崩,二主刘禅继位之后,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硬为之,全心全意辅佐刘禅,并在最后将自己的生命牺牲在了北伐的路上。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诸葛亮给后人留下最多的是感动。
而司马懿则截然不同,在曹操创业时期,并没有看出司马懿有多大的贡献,曹操对他做出最多的是防范。而当曹操死后,司马懿开始揽权,但他表现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而非曹魏集团的利益。魏明帝曹睿之后,司马懿父子对曹魏几代皇帝的态度恶劣之极,非但比不上诸葛亮对刘禅的忠诚,甚至连曹操对汉献帝的态度都比不上,甚至还诛杀了曹魏的一位皇帝曹髦。并且在司马懿死后,他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晋。感觉司马家对曹魏就是力没出多少,反而白白窃取了人家的辛勤成果。更为关键的是,你们司马家建立的西晋政权,能够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也行啊!事实是,不但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反而把中原大地和中华民族带入了一个极其黑暗的历史阶段。这种人有人敬佩才怪呢。
忠臣孝子人人敬,侫党奸臣留骂名。这话在诸葛亮和司马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