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姜维北伐,蜀国可能早就亡国了!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诸葛亮“出师表”的原话,虽说正史记载没有“六出祁山”,但诸葛亮数次北伐也是历史事实,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师徒二人北伐的原因是一脉相承的。
(1)蜀国国力弱,如果不能主动出击抢占先机,被动挨打,只会灭国。比起占据中原大地的曹魏,以及占据江左富庶之地的孙家,蜀汉的地理位置最差,本来还有一块不错的土地—荆州,但是被孙家抢走了,只能凭借西川的地理优势防守。喜欢看足球比赛的同学们都知道:面对强劲的对手,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防守摆大巴,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首先不至于输的太惨,尤其是对于联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输一场没什么,但是输的太多太惨影响士气,这种情况下要立足防守,徐图后进,能偷偷一个,不行就扎紧篱笆。但不要忘记,这是联赛,如果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淘汰赛,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先天处于0:1的状态,还想着摆大巴,扎篱笆,那就是等死。
例如:公元244年,曹爽率十数万大军,经骆谷(今陕西西安境内)进攻汉中(今陕西汉中),这次战役算做北伐有些勉强,但也可以看出,即使你不北伐,人家也会来打你的。
要想赢,要想翻盘,就的豁出去,以攻代守,置之死地而后生。
姜维正是基于这种前提,所以继承师傅的遗志,不断北伐!
(2)北伐可以转移解决生存问题。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蜀国公认的接班人,但不是最有权势的人,先是有费祎掣肘,后有黄浩谗言,如果长期做个太平将军呆在成都,迟早性命不保,所以姜维需要用不断的军事行动来证明自身的必要性。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姜维做出了一些出发点不单纯的北伐决策,消耗了蜀国的国力。
姜维究竟北伐了多少次,历史是有争议的,但总体来说,胜多负少,对于延缓蜀国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过程中,姜维也看到了一些机会,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没有成功。
例如:公元246年,魏国边境地带众多羌族首领叛乱,姜维率兵前往响应,随后魏军平灭了其中一部分羌族首领,姜维撤退。
公元253年,姜维响应诸葛恪北伐,与孙吴两家携手,分进合击,一东一西攻打曹魏。行军至洛门(今甘肃天水境内)时,姜维军粮草耗尽,不等进一步交战,主动撤兵退还。
公元255年,司马师暴亡,司马昭尚未完全继承司马师权力,姜维趁机北伐,斩敌过万。
可以看出,姜维在北伐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蜀国国力有限,朝廷对姜维的策略持保留态度,后勤不给力,姜维往往是取得一些胜利后后力不济,只能退兵。
同样问题也发生在孙吴身上,多次与曹魏交战,希望可以扩大领土,无奈实力有限,又不够坚决,最终温水煮青蛙,被司马家灭掉。
姜维逆天争胜,九伐中原,这说明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理想主义并不说明他傻。恰恰相反,姜维很清楚魏国的强大也知道蜀国的国力有限,他在北伐的时代面临的问题比诸葛亮更大。如果说诸葛亮时代的蜀汉还有可能通过一场野战打败对手获得决定性胜利的话,那么到了姜维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曹魏自曹丕,曹睿以来几十年如一日的休养生息政策,魏蜀两个国家的国力进一步拉大,特别是人口和财力上。到了姜维统帅蜀军部队北伐的时候,每次几乎只能对抗曹魏的西北兵团而已。
图:平襄侯祠姜维神像
那么如何和越来越强大的对手抗衡呢?姜维在战略上做出调整。“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三国志·姜维传》)严格来说姜维的战略和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夺取陇右地区,进而控制关中,如果做不到的话通过战争掠夺人口,减少两国的国力差距,这个战略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的力量越来越强,仗更难打了。如果说诸葛亮还可以采取运动战的话,那么姜维就必须更彻底采取游击战。
姜维将原本以步兵为主的虎步军,大量加入了羌、氐骑兵,大大提高了自己军队的机动性,出兵的目标和少数民族一样,就是抢掠雍凉地区的人口财产,不去占领土地。把地方抢光了之后,让曹魏再投入财力人力去恢复,自己再去抢,反复多次,所以姜维九伐中原,几乎年年在打仗,但是时间都相对比较短,对蜀国经济破坏损伤较小,很好的起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和诸葛亮经常统帅十万大军对峙几个月,不可同日而语。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孙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