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纣王不是昏君
历史历来备受争议,史学家的观点,有公众认同的,也有怀疑的,谁也无法肯定。尤其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根本没有评说的根据,全靠推论,这就造成了,你说东,他说西的混乱现象,因此形成了传说,不过公众大都喜欢传说,而且喜欢以自己的意愿传说。封神演义就是一个精彩的传说之一。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在封神演义中,昏庸无能、凶狠残暴、荒淫无耻。每谈暴政,必不离商纣,商纣王这个称呼,似乎从进入我们认知的世界起,就成了头号昏君的典范,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帝辛真的是昏君吗?
帝辛,子姓,名受,是殷商第三十代天子帝乙的小儿子,他还有一个长兄微子启,因微子启母亲地位卑贱,无法成为嗣君,帝乙驾崩后,这个帝位便自然而然地落在帝辛头上。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载,帝辛在位约30年,史书记载截然相反,帝乙留给帝辛的是一个国力日趋衰败的国家,内部政局不稳,外部夷族环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局之下,年轻的帝辛展现出了杰出的政治头脑和超凡的军事才能。对内排除异己,对外领兵亲征,开疆扩土。
商朝是奴隶社会,由于奴隶制度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让奴隶主团体越发庞大,那些奴隶主和部分王室贵族的权力,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进步,也威胁到了王权的稳固。
帝辛执政后便开始了加强皇权的巩固。对奴隶主的利益大刀阔斧的削减。这其中免不了的反抗和血腥镇压。在解决奴隶主和王室贵族的同时,帝辛还向神权发起了挑战,宗教团体干涉朝政,对于王权稳固而言,比奴隶主危害还大。于是宗教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大批神职人员被处决,忠诚的祭祀受到提拔,自此王权逐渐稳固。
由于政局稳定,改革后被削减的大批奴隶主和贵族的利益进入国库,国力逐渐强盛。帝辛开始了对外用兵,逐步扩张商朝领土,真正完成对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纳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沿海于国土之内,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把疆域扩张至渤海和东海。
然而,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对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帝辛携王后苏妲己自焚于鹿台,亦不失壮烈。
以史为鉴,商纣王帝辛并不是昏君,倒是有功而无过,被冤枉了千年。而周武王的作为是纂权叛国、大逆不道啊!估计封神演义也是周武王的杰作吧!
历史学家也是一家之言。要想博人眼球,必须标新立异。君不见凡史料正反人物,历史学家偏要反史料而论。——才有了多少人抹黑历史正面人物,洗白反面人物。不如此,何以显得他与众不同。
看看充斥网页的所谓论史:有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喊冤的;有替亡国之君商纣王,隋炀帝,明崇祯喊冤的;甚至于有替秦桧,魏忠贤之类翻案洗白的等等不一而足……
历史是用来借鉴的,鉴古而知今。评价历史人物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不能全盘否定史料,至少在没有更可靠的直接证据之前。
商纣王是否昏君,历经几千年一直还赫然在策。即使一代伟人之说也未能更改史策,其他那些不入流的所谓史学家也只能是蹭蹭伟人的热度而已!
历史就是历史,成王败寇,亘古不变!——商纣王,隋炀帝之流纵有千般功绩也掩盖不了亡国之君的事实。而且还是由盛入衰而亡。一朝一代的认定或有出入,然经历千秋万代的认定应该还是公允的。——你们看下史书:汉献帝也是亡国之君,史料就从来没有他昏君的标签。
何为昏君,何为明君?昏君者昏不识人,昏不明势,昏不明政,昏不明天理人情……所以商纣之勇不能免其昏,明崇祯之勤同样不能免其昏……掌控绝对之权将国家治理得由盛而衰,由衰而灭,不是昏招迭去可能吗?而尽是昏招之君难道还是明君不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