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这句话不仅仅在农村,那些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父母,都有这两“怕”。作为吃不愁,穿不愁的富裕人家,就不会说这种话。只有普遍百姓过着吃了上顿,怕没有下顿之家,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懂事的时候已到七十年代了,因兄弟姐妹多,整天看着父母为我们的口粮发愁,整天为没有钱给我们买布做衣服而发愁。母亲每天熬夜,用苎麻纺纱、织布。织出来的布,又粗又厚,比麻袋布细那么一点,叫家织布。穿在身上,贴着肉时,身上痒痒的,像被绳索捆住。冬天穿上身还算好,也算暖和,就是笨重点。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宁可光身子、光屁股也不肯穿那种衣服。热得难受啊。
记得父亲到乡供销社做了一段时的工,捡回一捆用作布匹的外包装布,白色的。父亲跑到山上砍了一捆树叶,捣碎后,把布和树叶放在一口大锅里煮了一天一夜,捞出来放在河里洗干净。父亲怪自己的染布技术不到家,原来要染成青色,结果只染了青灰色,也就是不白也不黑,像家里火塘里的柴火灰。这些布就成了我们身上的衣服,虽然难看,但穿起来比家织布强多了,服舒服多了,至少身上不痒痒。起风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像旗帜一样飘扬,很透风,也就很凉快。
这种布做的衣服最不好的是容易破,摔一跤,就可把衣服就可把衣服摔出一个破洞来。因这布来得不容易,就这么些布,破了后,打补丁的布与衣服不是一个颜色。好在自己本来是少数民族,祖宗好五彩衣服,衣服上多几种颜色,我们也就无所谓,大家的衣服上都一样有花花绿绿的补丁,就更无所谓。如果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也许还很时髦。君不见,大街上年轻女孩还特意买有破洞的衣服。每当看到现在时髦的破洞衣服,总让我想起当年,我那在风中像旗帜飘扬的包装布料缝制的衣服。
快到月底时,母亲就盘算着日子,生产队该“抬口粮”。“抬口粮”是当时专用名词,就是发口粮的意思。我们也高兴。“抬口粮”总算能吃上一餐硬饭。队里的人都是这个习惯,抬了口粮,都要吃一餐硬饭。吃过这餐硬饭后,有红薯时,米饭里要掺入红薯米,没红薯时,就吃稀饭。对我们好动的小孩子来说,两碗稀饭到肚子里,打几个屁就消了,饿了也只能忍着。父母不会造粮食,只有生产队的粮仓才有粮食,那时要按人口、工分分配的,每月定额,不会多,也不会少。
因此,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说,和过去相比,我们过上好日子了。
常听五十年代的人说,他们是如何过苦日子的。常听二三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的人说,他们是如何逃荒要饭的。五十年代的人好像挺一挺就过来了。二三十年代的人则留下后遗症,他们走到哪里,咳嗽声也就跟到哪,或者气喘声就跟到哪,喉咙里响个不停,一咳嗽,浓浓的痰就吐出来。那个年代的人晚上很多人不能平躺着睡觉,而是趴在床上睡觉,只有这样睡,他们才好受一些。严重的气管炎、肺心病就是他们的后遗症。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进入老年,也就六十左右。白天还他们与你在一起聊天,畅谈责任制后,农民吃不愁穿不愁的好日子。说他们小时候的年月,冬天特别的冷,可冬天就穿两条单裤过日子。脚上穿的是单鞋,没有袜子,就用破布缠脚,就像小脚女人缠脚那样缠上。遇到下雨天,或者雨雪天出门,外面套一双草鞋,没草鞋就捆扎稻草绳索。到了晚上睡觉时,一口痰上来,吐不出,就没气了,家里发出钻心的哭喊声,与夜猫子的叫混合在一起,显得格外凄凉。
他们那个年代的患这种病的人,寿命都不是很长,大多只有六十来岁,大多又是捱不过冬天。这就是当年缺衣服,因为寒冷留下来的病根。面对越来越好的日子,他们没有享受的命,不能不让人遗憾。
俗语“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反映的就是,过去社会普通百姓、普通家庭一种真实的生活状况。一个家庭,在农耕社会时期,吃饭靠男人,穿靠女人。而吃饭穿衣又靠土地,土地种粮食,也种桑麻。男耕女织,多么富有诗意的词儿,可对寻常百姓家来说,地也就那么一点地,有的人连地也没有,靠租种别人的,或给人打长工、短工,家里每增加一个人口,就需要一份口粮,需要增添衣服,能不让父母发愁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苦楚。曾几何时,有多少父母不再为吃和穿发愁时,可是,又为儿女上学的学费发愁,为治病发愁,特别是子女多的家庭。现在又是子女房子、车子等负担。父母之“怕”自古有之,父母的惶恐也还会延续,要不我国怎么会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话呢。
农村俗语是老一辈人,根据长期的生活而总结的经验,这些俗语也真有一定的道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农村老话“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1、男怕三口吃
男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一切开销生活都是男人来养活。在以前,农村的生活很辛苦,在农村生活的都是靠种地来增加收入,那个时候都是人工来收割,又苦又累,效率又很低。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打的粮食也不多,挣的钱也不多。这个时候男人就会担心,怕家里人吃不上饭,他为觉得,身为一家之主,就连妻儿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
老人们说,这只是其一,还有另一种说法,他是说男人要照顾整个家庭,如果家里的小孩多,他的压力更大的,不光是吃饭的问题,还是一个家庭的生活问题。甚至就连小孩上学的问题都要解决。所以,这里的三口吃,指家里的吃饭问题,生活问题,还有小孩的学费问题。因为在那个时候,小孩子上学是要上学费的,并没有免费。
2、女怕三口穿
过去在农村,买东西还没有现在方便,就像家里人的衣服鞋子等等这些,都是由妻子自己缝制出来的。特别是像冬天的棉衣棉裤,做出来都是很辛苦,费力又费时间,非常麻烦。那个时候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是很常见的。女人嫁给男人,她只要照顾好家里的一切事物,经 济来源就要靠男人来解决。
女人在家里除了照顾好家庭,还要做一些针线活,家里每个小孩包括自己和男人的衣服都是由女人亲手缝制。如果家里的小孩多,那女人的任务也很重,毕竟缝缝补补的也是很费时间的,还要眼睛一直盯着看。毕竟那个时候的年代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慢慢的,这句“女怕三口穿”就被老人们说成了俗语,至今流传到了现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1301.html